一川艾草连天碧,万里祁连带露香。春风甫过,恰是种植艾草的“黄金期”。走进黑泉镇金河湾农牧业循环产业园,浓郁的艾香扑鼻而来,伴随着机器的阵阵轰鸣,二十余名工作人员分工作业、秩序井然,现场呈现出一片热闹繁忙的劳作景象。
曾经的金河湾土地沙化严重,种植经济作物困难重重。近年来,黑泉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立足生态优势,抢抓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机遇,鉴于艾草耐旱节水、根系固沙的特点,靠前谋划引进龙头企业,采用“企业主导+农户参与的模式”,在金河湾规模化种植艾草3000余亩,目前已吸纳周边村百余名农户实现“家门口就业”,预计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,成为全镇特色农业的“绿色引擎”。
据悉,艾草是一次性投入、长期获益的经济作物,也是适宜西北地区种植的寒旱农作物,一年可采摘3次,亩产4500元左右。因其具备抗菌止血、祛湿散寒等诸多功效,市场需求量极大。黑泉镇十坝滩为沙性土壤,适种艾草,加之铺设的智能滴管设施,预计亩均用水300方左右,在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还在生态效益上做足了“文章”。
“咱这岁数,家里头有老人要照顾,儿子儿媳外出务工,孙子也要需要照看,去县城打工根本走不开。现在可好了!干完自家农活走两步就能到艾草基地打工,现在栽种艾草,后期还有除草、收艾叶儿,不费多大力气,工资日结 ,一天能挣200多块钱!”胭脂堡村村民雷彩琴开心地向记者说。
金河湾农牧业循环产业园位于黑泉镇十坝珍珠摊,该地区光照充足、昼夜温差大、土壤富硒,所产艾草叶片肥厚、挥发油含量高,试种田经检测艾草精油含量达1.8%,药用价值优于普通产区。“我们引进优质艾草种苗、智能滴灌系统与有机种植技术,通过‘种苗优选+标准化种植+精细化监管’,确保了艾草品质达到收购标准。”高台县农云生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道。
乡村要振兴,产业需先行。下一步,黑泉镇将立足产业发展现状与实际,聚焦“上游种植生产链、中游精深加工链、下游品牌销售链”的全产业链发展目标,推动产业结构由传统品种逐步向多元支撑转变,持续做靓“一村一品”,推动链条化、集约化、品牌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,奋力绘就乡村振兴崭新篇章。